目前分類:專案管理實務 (8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80a6abddab82332676a9e68e5f55890d.jpg

甘特圖或許是多數PM最常製作的一張圖表,但是有多少人會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持續透過這份資料追蹤、更新時程? 又或者有多少人能從當中看出潛在風險、並適時調整專案步伐呢?PM進行專案時程估算時,常常會犯以下幾個錯誤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板管理PMBOK(專案管理知識體系導讀)闡述的是專案管理知識與概念,說明了專案管理所依循的五大程序群組 (Process Groups) 和九大知識體系領域 ( Knowledge Areas)各定義,但真正上了戰場執行專案時,靠得是PM自己內化後展現的功力,以及如何用不同的工具加速這些理念的達成。今天要介紹的工具是看板(Kanban)管理,正確來說它是一種具體的管理方法,而非一個標準的軟體工具(如Microsoft Project)。

看板隨著Scrum(註1)逐漸普及而廣泛被討論與使用,它的概念並不複雜,不論用在傳統的瀑布式專案,抑或是個人的工作排程管理,都相當實用。看板,顧名思義,是將專案的相關事項書寫於公開的白板、布告欄等,在強調團隊溝通的Scrum隊形(註2)中顯得特別重要,因為它的目的就在於,潛移默化讓所有人都能持續地接收最新訊息。最簡單的看版由待處理、處理中、已處理三列組成,如第一張圖所示。團隊成員將手邊的工作事項,依據處理情況以便利貼貼於其上,然後再透過每日的站立會議快速同步資訊。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3_130621160306_4.jpg專案經理和產品經理的英文簡稱都是PM,一個是Project Manager,一個是Product Manager,同樣是PM,由於角色定位的關係,工作思維也會不太一樣。專案經理的職責在於讓專案如期如質完成,對專案的成敗負起責任,產品經理則決定方向,帶領團隊在市場上站穩一席,也難怪有人會說,產品經理相當於小CEO,因為產品經理不僅在乎如期如質,更在乎產品是否能夠長期保有競爭力。
多數的企業並不會刻意劃分兩種PM的職責,產品開發可以是一個專案,小專案也可以創造不同的價值,企業對人才的期許是多元的,不會因為你是專案經理就只求如期如質,而對產品經來說,專案管理也是必備的知識之一。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入專案管理的相關工作領域也有好幾個年頭,發現每個公司對於專案管理的原則都有所不同,配合公司的政策運作,有時候PM不一定能有效依照理想的方式進行,所謂理想的方式,是指正規的專案子流程、文件管理規範等,所以通常都是見招拆招,然後東一個西一個在不同的案例上把自己學得的知識投入測試。有時難免會懷疑,這樣的方式對於不同的專案來說,會不會每一次都是新的個案? 有沒有一種共同的思考邏輯,能夠讓自己在遇見問題時,有更站得住腳的原則,而不是一再以「控制範疇」的方式與老闆們斡旋,因為sponsor總是第一個跳脫在專案管理「如期如質」框架裡的人。簡單來說,專案管理的指導原則「不鍍金」,在競爭激烈的現實職場中,通常是難以實現的。

正因為背負sponsor的「過度期望」,以及對團隊成員「不鍍金」的承諾,PM就像夾心餅乾一樣,承受上下不同的壓力。這些年的工作經驗,讓我慢慢體會,與其努力尋求平衡點,還不如為自己立下幾個執行的原則,並且善用sponsor自己的承諾,作為向上管理的手段。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程式的世界裡,有一種東西叫做物件,子物件可以繼承父物件的屬性,就像是真實世界中兒子身上流著父親的血液,獲得父親的遺傳一樣,厲害的是程式裡還可以選擇性繼承。而在專案的世界中,靠的是經驗傳承,透過文件交接的形式,讓下一位專案管理者理解專案的全貌,但困難點是文件的規範在不同公司文化內,產出的樣貌不同,甚至不同部門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取得的交接內容難免千奇百種,造成下一任PM的困擾。
有時同一個策略方向所發展出來的執行方案會因人而異,如何延續當時初衷已經是一件難事,更別提細微的規格,對專案經理來說,不是一時半刻可以承接的,因此我自己在執行專案的同時,不喜歡背規格,目的是讓自己隨時處於可切換專案的狀態,此時文件的累積就很重要。一個專案的成功來自於團隊的合作努力,專案經理必須能在熟悉專案內容的同時,靠管理技巧讓專案維持正常的軌道,並且讓下一任減少接手的學習時間,無奈這些成效通常是不可度量的。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7001_c6a57c4a5c01e63f_o籃球場上,跑位的頻率極高,不論持球或空手,場上五個人透過不斷的跑動換位,一方面欺騙防守者,另一方面讓真正的攻擊者取得空檔,在這不斷交換位置的過程,每一次不同的持球者,都要伺機尋找最佳的傳球路徑以及投籃角度。通常教練下達的戰術不會只有一套,當第一階段的跑位失敗,無法創造最佳攻擊點時,便要直接進入下一個戰術,不容許有任何耽擱。攻擊方如此,防守方亦同,隨著比分的變化,以及因應對方攻擊的策略,防守一方也會調整隊形,誰該守誰,誰在什麼位置負責協防,都必須交代清楚。

一場比賽中,教練能喊的暫停次數有限,因此能夠下達戰術(註1)的時間也有限。多數時間,選手要依臨場狀況,隨時在戰略之中,尋找空檔傳球。一般來說,對於能將傳球、跑位、防守等動作徹底執行,並為團隊創造最佳攻擊機會(不論最後得分與否)的選手,我們稱他有較好的解讀比賽的能力。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91702台灣每年總會爭論一次颱風假是否放得恰當,正、反兩方的意見各有其道理,本篇文章想探討的是,單純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颱風假這件事,而不談論假放得合不合理。

在分析之前,得先了解什麼是颱風假 : 在中華民國政府災害管理法規中,有一條《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針對臺澎金馬地區受天然災害影響時,衡量各地區縣市機關及公、私立學校停班停課標準。並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發布「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情形」,避免上班職員、上課學生因通勤困難,而造成生命財產損失。由於通常適用的情形以颱風居多,所以才會被統稱為颱風假。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0818164730_8046說到近年最夯的電影,當然就是漫威(Marvel)英雄系列電影,據說漫威規劃的藍圖中,檔期已經排定到2028年。漫威漫畫最早在1939年設立,累積到現在已創造八千多名角色,但漫威的經營並非一帆風順,甚至一度瀕臨破產,為求生存將《X戰警》和《蜘蛛人》的版權賣給福斯和SONY公司。由於電影的票房可觀,也讓漫威興起自己拍電影的念頭,於2008年成立漫威動畫公司,並推出膾炙人口的《鋼鐵人》,隨後於2009年被迪士尼以40億美元收購,正式開啟漫威英雄系列的搖錢之旅。

不過這樁收購案並非只有漫威得利,迪士尼之所以收購漫威,是著眼於自身內部的經營問題,為了找回迪士尼的創意能量,先於2006年購併皮克斯,再於2009年入主漫威,這兩個重大的併購案讓迪士尼重新找回光彩,10年內股價翻了2.5倍,而最近一次的出手,則是在星際大戰35周年時買下盧卡斯影業,風光將星際大戰迎娶回家。等於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電影,都來自於迪士尼手中。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片 2015-7-26 下午3 55 45

一邊整頓團隊的同時,專案也如火如荼進行中,且通常會在不同階段設定不同的檢核點,來確保專案執行方向沒有偏離。依據專案屬性,以及Sponsor的期望,檢核點可能包含學習進度與專案進度,而對一個短期目標明確的專案而言,目標導向的設定方式是很普遍,也是很危險的。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片 2015-7-26 下午3 53 53

怪物仙境是勇者鬥惡龍系列的一個外傳遊戲,在手機App遊戲的紅海市場中也插上一腳,只不過這次有別於過往以人類勇者為主角,而改以怪物團隊進行闖關。之前曾以勇者鬥惡龍為題說明專案的應用,這次怪物仙境似乎又有更多的切入點可以發揮。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0422_165218 (1)腦力激盪在專案規畫階段是取得創意點子的好方法,利用集體智慧不設限發想,再收斂整合而成。通常腦力激盪會使用大量便利貼,強調隨想隨寫,避免有些好點子因為提案人不好意思發言而被埋沒。不過要舉辦一場成功的腦力激盪會議並不容易,尤其團隊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彼此認知不同,若範疇定義不夠明確,或主持人不擅引導,很可能造成以下兩種極端的狀況,成員參與度不足,創意有限,或是過度天馬行空,失去焦點。

腦力激盪失敗的原因有很多,過程中如何引導也是一門學問,今天想探討的是範疇對於腦力激盪的影響。在專案管理思維中,一個專案的起頭,也就是為何而戰的目的是很重要的,它相當於整體的核心價值,因此,當sponsor透過各種形式發布了專案章程後,PM必須和sponsor進行驗證或論述,取得共識,進而才能向下拆解成明確的範疇定義。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碰巧遇到幾位朋友詢問專案管理的知識,心裡默默感到高興,慶幸自己在專案管理的領域進入還算早,累積了一點點經驗可以分享和討論。在交流的過程中也發現,專案管理是否能在企業內部實現,最大的因素還是取決於高層是否有決心導入,而非團隊選用哪一種方式或工具。

雖然企業的決心會影響團隊專管的執行程度,但對於個人而言,不論企業選擇哪一種方式,除了被動承受之外,其實也有更積極的作為可以進行。多數人以為專案管理是屬於專案經理的特有職能,因此不會花太多時間了解背後的知識,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句話除了用在和對手之間的抗衡,也適用在自己和管理階層之間的合作關係。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來,在中職球迷間常討論的一件事,除了史上最大的選秀會之外,大概就是曾為中華隊當家捕手的葉君璋將擔任義大球團的總教練,而這個重大的決策,伴隨而來是球迷針對中職陣前換帥的奇特慣例,以及到底球團是短視近利或長期經營的熱烈討論。攤開中華職棒歷史,不乏球季中臨時更換總教練的案例,更換的理由不外乎是總教練對戰績負責,但為人詬病的是,這些被更換的教練,也有不少是頂著改革、長期培育選手的理念而被延攬,這麼一來,就讓人對任務的分派一頭霧水。

假設球團負責人是sponsor,總教練是被委任的專案經理,那麼,專案範疇是什麼呢?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溝通占了專案管理百分之八十的時間,但這並不代表專案經理的工作就是出一張嘴,因為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當面對談之外,舉凡信件、會議、簡報、文件等,用來將某些事情傳達給另一方的方式,都在溝通管理的範疇內。那麼,專案經理顯然是紙上談兵的高手囉? 事實不然,為了產出足以說服所有利害關係人的資料,專案經理必須將原本雜亂的訊息彙整成有條理的報告,一份60分的簡報或許花不了太多時間,但要完成一份80分的簡報,除了讓數字說話之外,背後要付出的吸收時間就非常多。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擔任App的專案經理,當時公司導入CMMI管理框架,因此有數量非常多的文件必須在專案生命週期中產出,和第一份工作放任式管理有著天壤之別,因此也了解到同樣身為PM,在不同的組織管理政策下,會衍生出截然不同的工作型態。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04-03_131719前陣子同事開玩笑要我將過去擁有的氣象知識結合目前工作,做一個分享,當時沒特別在意,最近卻突然有一些靈感,仔細想想,以氣象的科學角度為基礎,似乎還真能應用一些觀念在現行工作中,所以今天就試著來胡言亂語一下。氣象科學的領域其實是很廣泛的,先以大家較為熟知的天氣預報,套用在網站的開發管理上看看能擦出什麼火花。

我們將天氣預報的過程用三個簡單的科學邏輯來拆解 :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網路上轉載著一篇"26樓會議室的燈",內容是一名美國工程師 Robot Joe把自己擔任工程師所碰到的種種荒謬軼聞,改編而成的有趣文章,結果受到廣大迴響,因為這篇文章可說是講到了工程師的心坎裡去了。雖然不是科班出生,但我在工作初期也當做好幾年的工程師,因此對這篇文章也是很有感觸,於是試圖抽絲剝繭,來探討其中潛藏的幾個大家常遇到的真實問題。

(開始前,請先看完原文)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2c547843aa0d5aa已經紅遍亞洲的韓國知名綜藝節目Running Man在第223集(韓國撥出時間為2014年11月30日,台灣約落後4個月) 裡,推出以職場為主題的競賽(註1),雖然這一集沒有特別來賓,但爆笑的比賽過程還是讓人噴飯,遊戲裡頭很多有趣的地方也讓上班族引起共鳴。

遊戲主題以職場體驗為主軸,七名成員象徵七位菜鳥上班族,必須透過各項考驗而取得升職機會,首先是第一個任務 - 準時上班。菜鳥上班族必須從月台穿過各個關卡障礙,時間越短者可取得這個項目優勝,也就是取得晉升資格。這道關卡包含人牆、認錯人卻又強行搭訕的登山隊員、得一口氣喝完的苦蔘茶、粗心工人掉滿地的寶特瓶,以及數不完的階梯。回想我們自己,上班途中確實常常遇到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窘境,尤其身為台北人,更能體會到處擠滿人的緊迫感。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79504_10204292005213809_4770318870553823438_n當一切準備就緒,最後一道關卡就是播報。氣象播報是一種將專業內容表達給一般民眾的翻譯過程,和傳播學較為相關,但本篇我們還是從溝通管理的角度來分析(因為傳播不是我的專業啊!) 。溝通的精神是將對的事情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式傳達給對的人,以氣象播報而言:

1.對的事情 : 就是溫度幾度? 何時下雨? 雨下多大等預測結果。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892782_214

二次大戰最著名的戰役莫過於諾曼地登陸,當時盟軍除搶灘外,同時以空降直接深入敵營,目的是截斷封鎖線,為後繼者事先清出一條血路。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09-09_152403      近日大家身受餿水油毒害,連帶導致GMP這個所謂優良食品的認證標章被打上一個大問號,究竟消費者還能相信誰? GMP全名為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中文為良好作業規範,目的是給予合乎良好作業規範的廠商一紙證明,讓消費者選擇商品時有所依據。

     原以為良好作業規範」只是針對流程管理進行評核,也就是所謂的品保(Quality Assurance),但查看GMP認證作業流程,發現除了現場評核外,也有產品檢驗,以及追蹤管理等程序,亦即廠商的作業流程必須符合規範,確保製程安全、衛生,而且產品也必須通過品管(Quality Control)檢驗,確認品質良好。由此可見,再認證的過程中,相關單位並沒有確實執行細節,或者因為細則定義不清楚,因此有許多程序被簡化、蒙混處理,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執行人員失職,無視於管理規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廠商輕易過關。 然而今天我們不談GMP的失職與否,而是透過這一事件,回頭來檢視自己手邊的專案,是否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又該如何處理?  

vi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