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影行動是不可能任務情報局(IMF)在非常時期所啟動的秘密任務,也就是該組織接下來所執行的工作皆不會被公開承認,試想,當專案無法在檯面上運作並取得適當的資源時,是不是也像在執行「鬼影專案」一樣,一切後果與責任都由專案經理承擔? 執行這種孤兒專案是十分辛苦的,除非專案成員有高度的熱忱,否則很難度過團隊發展的風暴階段。
在鬼影專案中,PM伊森展現過人的判斷力與決策力,主導整個團隊運作,尤其在杜拜塔,當發現韋斯特姆帶來了曾經設計過俄羅斯安全系統的密碼破譯專家萊納德·里森克時,伊森經過快速思考判斷後,馬上決定交出真密碼,引對方上鉤。此時團隊成員-分析師布蘭特一度反對,但伊森仍堅定告知自己的判斷無誤,除非布蘭特能提出其他方法,最後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布蘭特也同意伊森的決策。
伊森的領導方式是強勢且直覺式的,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方式多半發生在強人身上,像是郭台銘、賈伯斯等,他們藉由自己豐富的閱歷及對市場敏銳的洞察力,總是很精準下達任務指令,即使跌倒了也很豪氣認賠,拍拍身上的灰塵重新出發。但身為小小的PM,當自身火侯不足的時候,還是得適時聽取團隊的建議,謹慎下達應變決策。
杜拜塔一役後,鬼影團隊一度起了爭執,一則是布蘭特認為珍感情用事將莫洛踢下高樓,導致他們失去重要的線索,另一則是伊森識破了布蘭特的身手,認為他對自己的身分有所隱瞞,造成團隊間彼此的不信任。在專案運作的過程中,衝突是必然的,伊森選擇暫時離開現場,獨自去開發新的線索,不但適時讓自己抽離情緒,也讓團隊間有所喘息,布蘭特得以在私下向其他成員透漏自己的真實身分。當然,團隊成員的成熟度,影響著PM對衝突的反應,成熟度越高的團隊,越能自我找到平衡點,PM甚至不需要介入太多。
離開杜拜後的伊森,因為察覺專案本身資源已不足,因此尋求外部協助,透過關係找到關鍵的軍火商,並與團隊冰釋前嫌,重新讓專案回到正軌,這當中除了伊森自己累積的硬實力,還包含了採購、溝通,以及發展專案團隊等軟技巧,最後才得以順利完成任務。
鬼影專案除了面臨任務本身的艱鉅挑戰外,俄羅斯警察西多羅夫則是外部不安定的阻力,正因為專案任務不被承認,因此沒有人能替伊森背書,預防西多羅夫的阻饒。但PM伊森藉由辨識利害關係人,了解到西多羅夫的角色任務,對於專案結案有相當程度之幫助,於是透過軍火商發出假通報,將西多羅夫引到停車塔,讓他直接見證鬼影行動執行的過程及結果,使他釐清真相,進而反轉阻力為助力,為鬼影專案做了漂亮的收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