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執行過程中,不同角色的決策難免會有差異,在極地救援這部電影中,正好就出現這種對立的情況。我自己過去的經驗中,多少也有過"不了解主管為何下此決定"的時候,有時選擇忍氣吞聲,有時則據理力爭。一個決策的好壞是很難評估的,端看我們將檢核的時間點拉長或縮短,不管做任何決定都有其風險,最重要的是選擇過後,要能承擔結果,並且適時做出應變。
極地救援改編自小說「火星救援」,故事是描述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戰神三號,在某次任務時遇上風暴,撤離過程中,太空人兼植物學家馬克·瓦特尼不幸被天線打中失去蹤影。且因生命儀故障而被誤判死亡,當時太空船已過於傾斜,隨時可能翻覆,指揮官只好決定放棄救援而離開火星。馬克清醒後,獨自一人靠著僅存的補給品與太空站,在火星生存了5百多天。過程中,他精算食物剩餘量,並利用火星的土壤在生態艙種植馬鈴薯,以登陸艇用剩的聯氨來製造水來灌溉,還使用自己和其他組員的排泄物作肥料,後來成功種出馬鈴薯幼苗,得以延長食物庫存。
遠在地球的NASA同仁們,得知馬克仍活著的消息十分振奮,於是嘗試各種方式加速救援時間。在討論的過程中,署長泰迪一直扮演聽取意見、發掘問題、擬定決策的角色,我們可以發現他的評估依據包括火星計畫是否能夠延續?會不會因為這次事件而影響未來經費?媒體與民眾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是否會有負面的印象?
由於距離下一次任務仍有四年的時間,僅能先發射無人火箭運送補給品,讓馬克撐到戰神四號的組員抵達,於是署長下令縮短火箭組裝時間,並與噴射推進實驗室的主管布魯斯·吳協議資源(事實上是施加壓力,要求加班處理),為了爭取更多時間,在決策的過程中泰迪問了一個關鍵問題 :「測試(QA)階段發現問題的機率有多少?」因為從QA階段找出問題的機率不高,在救人優先的原則下,兩害相權取其輕之下,決定選擇承擔發射失敗的風險。最終卻也導致火箭升空過程,因異常震動在半空爆炸解體。
經過了一次失敗,緊接著中國國家航天局伸出了援手,以資源交換的方式提供推進器,但究竟該發射新的火箭,或是讓正在返航的戰神三號重返火星,又成了新的問題。
方案一的風險是必須克服前一次的瑕疵,方案二則會讓戰神三號陷入危險 : 戰神三號必須在靠近地球時,與太陽神推進器連結,並藉由地球的重力彈射,且於接近火星的過程,在太空中接住馬克的救生艇,假設一切順利,原訂返航的成員也得增加1百多天的任務時間。雖然中心主任米區極力爭取使用積極的方案二作法,但泰迪認為此方法必須承擔戰神三號其他組員的生死,這個風險太大,一旦失敗,損失的除了人命,可能還包含了NASA未來幾年的發展。於是這次泰迪選擇保守執行。
沒想到米區偷偷把消息加密傳送給正在返航中的戰神三號,而成員們在評估可行性之後,當然也義不容辭決定折返營救馬克。米區的義氣用事,讓重情感的團隊成員陷入危險中,於是他們遇見第三個問題,如何讓馬克利用僅存的接駁小艇,上升到足夠高度? 為此,他們必須減掉至少五千公斤的重量,等於讓馬克乘坐幾乎沒有外殼包覆的小艇,並冒著因高速而造成昏迷的風險。這個非生即死的營救任務,在全球注目下進行,故事的結尾雖然皆大歡喜,但也凸顯了決策的困難,成功機率有多少? 團隊能夠承擔多少風險? 短、中、長期的影響是什麼? 回頭來看,泰迪這個角色充分展現了身為一個署長的高度,雖然過程中與幾位主管有不同意見,但他的每個決定看似些許無情,卻也顧慮著全局。當泰迪得知戰神三號決定折返,便指示米區在營救任務完成後,必須自請離職,以懲處他擅自主張的決定,這一段不禁讓人想起知名日劇半澤直樹,劇末,銀行行長留任犯錯的大和田,卻將半澤調職,十足的老謀深算。
留言列表